塞上兒女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壯麗雄渾的賀蘭山下,壯闊秀麗的黃河兩岸,我區690多萬各族兒女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正在為建設美麗新寧夏匯聚磅礴力量。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我區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塞上兒女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繼承和發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寧夏是民族地區,歷來有著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做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既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寧夏必須肩負的政治責任。回望寧夏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對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視貫穿始終。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目標;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維護政治安全生命線、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目標;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見》和6個配套實施意見;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決定,提出發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引導全區各族干部群眾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寧夏視察時,來到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在這里,總書記深情地對大家說,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金花園社區是一個多民族居民居住的社區,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社區老黨員王蘭花退休后,組織成立了“蘭花志愿者之家”,不但幫群眾解決矛盾糾紛,還照顧社區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貧困戶等。在她的帶領下,“蘭花志愿者之家”成員從最初7人發展到現在的6萬多人,促進了社區鄰里互助團結。
“我一邊介紹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一邊展示一些活動照片,總書記看得認真、聽得仔細。”回想起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社區與大家交流的一幕幕,王蘭花心情依舊激動。“在我們小區,雖然各族群眾在風俗習慣上有所不同,但大家始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生活越來越美好。”王蘭花說。
近年來,金花園社區探索實施“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四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模式,“七彩家園”“七星服務”“社區鄰居節”……一系列社區治理、服務的創新機制讓和諧家園遍開民族團結花。
在寧夏,因民族團結而和睦、因民族團結而幸福,金花園社區不是個例。在學校、社區、鄉村、機關、企業、軍營、社會組織,民族團結之花開遍每個角落、開在每個人的心上。目前,全區共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4個、示范縣(區)12個、示范單位33個,模范集體124個、模范個人148名;自治區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789個、先進個人2223名,命名創建示范單位703個。
民族團結的花兒最絢麗,民族團結的果實最甜蜜,民族團結的群眾最幸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寧夏將把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不斷開創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記者 馬越)